《戴维斯王朝》读书笔记
本文于506天之前发表,文中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前言
约翰.罗斯柴尔德著,对了,就是和彼得林奇一起写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三部曲的那位老兄。杨天南译,也是很有名,投资家里面翻译最好的。讲述的是戴维斯家族三代金融家的传奇故事,与滚雪球比肩的戴维斯双击理论背后的隐秘故事。
这本书早就在很多书和文章中,以及朋友圈都看到很多人提过,但一支没有读,早在一个月前从京东买到此书。正好8月一次去云南度假,旅途中把这边书读完了,这本书还是挺适合旅途阅读的,不像《证券分析》这种偏理论研究的。
戴维斯双击
戴维斯双击是等待着市盈率和利润双倍数的乘法效应。也就是是说在低市盈率10-15倍买进普通增长公司(10-15%,未被市场看好的公司)等待着公司发展好了以后,以20-30倍市盈率和翻倍的每股利润卖出去。这样就有三到四倍的收益。运气好的时候,公司优秀,可以一直持有不卖。
爷爷戴维斯
戴维斯,本科历史,博士读的是社会学,毕业后的工作写作,保险部门官员,瑞士大使。42岁才开始进行自己做投资,初始资金是从老婆家过来的5万美金,低价买了交易席位,开公司以赚取交易佣金,但这都是小钱,只够支付工人工资。真正赚钱的是自己发现保险股这做金矿,美国本土的低估的保险公司,日本低估的保险公司,长期持有40多年,复利效应,最后资产达到9亿美金。
节俭,没必要花的钱不花,跟它小舅子形成鲜明对比,1元汉堡的故事,教育孙辈把不必要花的钱用来投资,享受复利。
不给子女留过多的钱,希望他们能独立生活,有独立人格。
可见戴维斯,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拥有多项赚钱技能,同时非常节俭,可以说开源节流做的好。
戴维斯起始的5万资金,再现在看来可能不多,但当时应该也是一笔巨资,来自老婆那边的家族信托。他跟格雷厄姆,巴菲特是同时代,巴菲特的起步资金也才10万美元。那个时代刚经历过1929大萧条,应该有很多便宜的股票。戴维斯集中投资的保险,是一门不过时的好生意,跨越好几个时代,如果投资的是马鞭厂,半导体厂,钢铁厂,可能收益就没这么高了。
父辈谢尔比
谢尔比跟戴维斯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学学的也是历史,但毕业后缺能进入银行工作,从事证券相关的工作。后来自己找人合伙,成立基金公司,跟彼得林奇同时代,基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投资更多元化,不再只限保险股。
孙辈克里斯
孙辈的克里斯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使用着这个原则掌管着家族的庞大基金。老戴维斯老年以后把自己持仓的股票交给儿子和孙子。晚辈终于看到了近50年的投资秘密,他们发现老人家很多股票持有超过40年,已经翻了50倍以上。而且赚大钱的基本上就是这几只。我想这对我们大部分想学习投资的人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