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头像

王者风范 自由洒脱

2020年7月第四周实盘总结

本文于517天之前发表,文中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收益/亏损情况

股票 买入价 仓位 涨幅

美股

亚马逊 3090 10% 0.68%
拼多多 79 5% 20%
理想汽车 11.5 1% 42%

港股

长实集团 44.3 10% -1.5%
海底捞 33 15% 11%
小米集团 9.8 1% 56%

总体仓位 42% 总体账面盈利 9%

这些股票打算长期持有,目前都没有卖出

实操过程

亚马逊,买入理由:1 全球互联网零售平台老大 2 疫情下利好线上购物 3 管理先进,成本控制好,持续创新,看好贝索斯 4 股价是高了点,希望能补到更低价位的仓。

拼多多,买入理由:1 中国农村电商平台老大 2 符合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央视战略合作 3 微信好友拼够价格低,腾讯战略合作扶持 4 GMV三年破万亿,增长快 4 现在股价在高位,建仓安全边际偏低,但如果长期持有风险不大。

理想汽车,买入理由:1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2 增程式差异化策略,解决用户里程焦虑痛点 3 李想连续成功创业,王兴,张一鸣,高领资本,经纬中国等投资 4 IPO中签,建仓成本应该合理,后期回归合理估值再加仓。

长实集团,买入理由:1 估值比较低,市盈率低 5倍,市净率0.5,2 大股东在回购 3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基本面变化不大。

海底捞,买入理由:1 成本控制,服务好,口碑好是海底捞的护城河 2 受疫情影响,现在估值相对便宜 3 从2015年以来,营收和利润都在高速增长。

小米集团,买入理由:1 小米在国内手机行业第一梯队,全球出货量第四 2 追求极致,性价比 3 米粉 4 雷军连续创业者 5 股价从发行价17,跌了快一半,现在股价绝对有安全边际 6 营收破2000亿,利润110亿,现金流充足

总结

整体投资策略:

买入自己熟悉的行业的优秀公司,目前专注于互联网平台+消费+新能源汽车,合适的价格,并长期持有。

具体投资思路:

希望能买入美国的BAT,如亚马逊,苹果,微软,谷歌,脸书;美国的消费股:可口可乐,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菲利普斯莫里斯;新能源:特斯拉。
希望买入中国的BAT,如百度,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网易,京东;软件细分龙头公司:用友,广联达,海康威视; 中国的消费股:茅台,五粮液,格力,美的,海底捞,海天味业; 中国的新能源:蔚来,理想。

长实集团,除了它,其他都已经开始盈利,现在是强者恒强,弱者持弱。地产属性,市场先生给的价格一直不高,之前买万科就是,三年就是在20-30之间摆动,业绩稳步增长,但估值却连创新低,所以这种股挺磨人性的。买入的时候觉得它价格低,买入后它可能会创下新低,看着其他股翻了一倍又一倍,这时候持有的决心就会动摇,所以少持有这种股票。从实际情况来看,当时全部买入海底捞,现在盈利11%了,买入长实,港股的整体收益拉低到5%。

理想汽车盈利较多,但仓位较低,是因为IPO中签,中的较少。

小米的持仓,是因为之前在盈利40%的时候卖出了,只剩了一点点观察仓。

亚马逊,建仓的价格确实不低,没办法想等待一个低点很难。

拼多多,意外惊喜,本来79是个建仓价格,我是希望能再下跌,但市场缺不断上涨,现在已经有20%的收益了,后期考虑增仓策略改怎么操作。

蔚来,很遗憾,没有买入成功,主要是他的震荡很厉害。7块钱的时候,是可以ALL IN的,那样我一周就可以有一个翻倍的收益(看好基本面+果断出击+集中投资+运气好),但当时只是模拟买入了。后来看着一直涨,一直涨,涨到16,不敢买了。果然开始大幅下跌,我记得最低20%的跌幅,后来有跌倒11,我期望能跌倒7块钱。但11时也只是瞬间的事,几次设置买入价,都没有买入成功,后来就只能看着它涨了。耐心等待,也是一个投资者的必备素质,我相信后面还是有机会买入的。